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蔡依瑩 澳門報道 第十屆澳門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旅博會)9月25日落幕。本次旅博會結合線上線下形式舉行,深化“旅游+”融合,貫徹“十年旅博,澳聚八方”的口號,廣邀世界各地旅游及相關業界與會,共促交流合作,拓展商機。
近日,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商業經濟學副教授蕭志成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表示,澳門可與橫琴密切探討如何整合海洋旅游資源,可在橫琴發展特色景區,開發海岸線等一系列旅游設施。
橫琴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南方財經: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出臺一周年之際,橫琴出臺了很多具體務實的方案。據你觀察,這一年來有什么具體成效呢?
蕭志成:去年9月中旬,橫琴方案出臺之后,澳門特區政府立即安排了相關經濟部門,根據整個方案的總體規劃及其發展導向進行規劃,特別是未來琴澳一體化發展里頭的四大產業——包括現代金融業、中醫藥為主的健康產業、文化旅游會展和高新科技產業四個方向。在行政部門方面,我們希望能大力推廣相關政策,使身處澳門乃至灣區的投資者,能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深合區”)中進一步發展。
南方財經:一年來橫琴有了明顯的變化和突破,你認為是得益于什么呢?
蕭志成:在總體方案出臺之前,國家以及澳門與廣東省政府之間已有各方面磋商。所以就算在疫情下,深合區經濟的發展數字已然達標,深合區的發展得到了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廣東省政府和珠海市政府在推行這些政策落實時,也在盡量配合澳門特區政府未來的發展方向。我認為特區政府在疫情如此反復的時期,沒有望而卻步,而是大力組織各方團隊,如不同的政府分局調派人員與珠海方進行磋商,相關法規在各方面進行一些完善。在澳門特區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投資者和本地企業都看見了實際可發展的空間。在2021年以前,很多投資者采取觀望態度。如今政策出臺,政府開了頭,采取了很多有推動作用的措施以及政策。因此對于投資方來說,可以看出私人企業,尤其是澳門的一些本地企業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正式落實它們在橫琴之后的投資。橫琴的設立其實是為了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琴澳可共同開發海洋旅游資源
南方財經:你如何看待“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這一重點任務?澳門業界如何看待橫琴乃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蕭志成:新產業的布局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配合澳門。作為面積很小的一個地方,澳門有對外開放程度高等各方面優勢。所以政府希望橫琴能幫助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發展。橫琴比澳門地理面積大,是澳門的三倍左右,而且交通上和澳門相連。在四大產業恰好可以與澳門未來發展雛形相配合的情況下,慢慢發展成有規模性的產業。
在未來五年中,四大產業中增長最快的是現代金融業。數據顯示,現代化金融業在橫琴已經占本地生產總值的將近37%。除傳統的旅游博彩業外,銀行業在澳門的產業結構的附加值產出中,據觀察有百分之十幾。所以盡管只有傳統的零售銀行和保險業,但有政策和橫琴的支持,將有很多投資者會去橫琴投資。在投資過程中,會用到當地和澳門的金融設施。在未來,本地原有的銀行保險業中會有更加多元化的業務發展出現,而且均為實際有產出的。我相信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現代金融業的發展會成為澳門一大亮點。
澳門以前集中發展博彩業,但現在,我們有了橫琴這個更加廣闊的地域面積去支援澳門旅游業的發展,或者共同發展旅游業。比如長隆在橫琴已經發展得不錯了,澳門政府可能也會和橫琴方面商討,在橫琴島找出一些特色景區,開發海岸線等一些旅游設施。還可以共同開發各方面的海洋旅游資源,這能使澳門旅游業更加多元化發展,我們希望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南方財經:提到旅游業,政府如何利用好節假日打“組合拳”刺激經濟?
蕭志成:澳門特區政府正和橫琴密切探討海洋旅游資源如何整合,兩地資源可以使海上旅游路線的行程更加豐富。如果只在澳門的海岸線發展旅游業,旅客可能只是在海岸線周圍的商鋪消費。但海岸線之間已經一線放寬,游客可以實現在兩地消費,因為橫琴和澳門只相隔一條河,所以在晚上或者黃昏時段,有可能實現疊加效應,這樣旅客花費的時間可就不只是簡單增長這么簡單,而是實現倍增,這能長遠提高兩地旅游業的附加值。
但正如我剛才所講,未來一年我都會持保守態度。因為在法規、基礎設施、各方聯系和商業合作等方面,假以時日才能成熟,琴澳兩地依然需要磨合。橫琴已經有很多免費跨境巴士,大家會覺得這是琴澳一體化的體現。區域經濟合作、社會合作以及琴澳一體化是不同的概念。一體化需要有很多相通的經濟民生措施,以及共用的基礎建設。
我相信在國家的支持下,兩地未來五年會實現經濟與民生的高度合作。期望琴澳合作可以與早期國家給出特別支持順利融合——橫琴是“特區中的特區”。在這個特區中,可以采用的經濟和民生政策和一般經濟特區不同,甚至是和澳門更加相似。最重要的還是澳門和橫琴之間的整體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期待實現區域經濟化效應
南方財經:想要發展四大產業就需要人才。我們如何發揮優勢,吸引人才來填補琴澳的缺口呢?
蕭志成:澳門要做長遠的規劃,在各大院校中設置有關專業的課程。但在澳門本地員工可以彌補人才缺口之前,外援是很重要的。然而外援有一個被動之處,有灣區內部的競爭。如對于會展業的發展,其實深圳、香港都是缺少人才的。所以在橫琴的發展中,首要的是政策真正落實。五、六年后,我相信隨著各企業規模、經濟規模、商業規模的擴大,橫琴和澳門、琴澳與橫琴以外地區的聯系更緊密,能正式實現區域的經濟化效應,慢慢吸引更多資歷深厚的專業人士。人才可以落戶于深合區并發展事業,促進產業更好發展。
南方財經:針對失業率和市場錯配等問題,你如何看待?
蕭志成:在澳門特殊的社會和經濟情況下,過去兩年出現職業錯配的情況,我認為可以接受。由于疫情,且澳門博彩業的產業結構出現重大改變,澳門特區政府為保障本地居民就業做出很多努力。勞工局組織了多場職業配對會,培訓下崗工人和本地居民,使他們掌握額外的工作技能。我們不能只注重專業的工作技能,比如酒店前臺,簡單的再培訓課程是必要的,不讓他們變成失業群體。目前沒有現象表明,他們轉職之后,工作需要的技能對不上他原本的技能。但由于他們在接受職業再培訓,所以反而使他們掌握的技能增加了。
(注:本采訪錄于國慶前夕)
統籌:于曉娜
監制:施詩
記者:蔡依瑩
編輯:和佳
設計:廖苑妮
實習記者: 何卓桓 肖暢瑤 沈子昂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編輯: 張然 唐雙艷 吳婉婕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